西安本地宝 > 办事指南 > 西安社保 > 西安医疗保险 > 哪些人可以用手机办理西安异地就医备案
哪些人可以用手机办理西安异地就医备案
2020-09-16 10:30【我要纠错】

【导语】:西安医保可以在西安之外的地方进行使用吗,在哪里可以使用?在外地使用之前需要进行备案吗?

  适用人群

  凡在西安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持有社会保障卡的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均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和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进行跨省异地备案。

  (注:异地就医必须是符合一定条件的合理有序的规范就医,并非可以随便选择地区或者医院的未经审核的自由就医,即:必须已经申领到社会保障卡,且属于以上三种人员之一者方可申请备案。)

  西安社保卡有什么用处

  西安社保卡具有社保功能和金融功能。

  1、社保功能

  社会保障卡的社保功能已加载西安市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就医购药,养老保险金发放,失业保险金领取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

  2.金融功能

  金融功能方面您可以持社会保障卡在银行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代缴代扣业务。

  人社其他业务将根据情况逐步加载到社会保障卡中,具体加载功能与时间,将以人社部门相关通知为准。

  西安社保卡和医保卡能同时使用吗

  单位参加西安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西安市为了方便参保群众看病购药,目前个人医保卡和社会保障卡并用,即领取了社会保障卡的个人,其医保卡正常可用,未领取到社会保障卡的群众,目前可正常使用医保卡,不影响个人在西安市定点医疗机构看病购药。

  西安社保卡和医保卡是同一张卡吗

  西安市医保卡和陕西省社会保障卡为两张不同的卡片。

  一、市医保卡:西安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卡是由用人单位在西安市正常办理新参保缴费后3-4个月,单位专管员到经办机构统一领取并发放。请联系单位所属的经办中心查询具体情况。

  二、社保卡:陕西省范围内参保,均会制作社会保障卡。

  西安社保卡不是参保后等待就会发卡,需要单位或者自己申请制作卡片。

  自己办理西安社保卡有两种办法:

  * 零星制卡;点击查看操作指南。

  * 加急制卡。点击查看操作指南。

微信搜索公众号西安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异地就医】在线进入医保异地备案办理入口,查看办理条件,办理详细步骤,异地就医最新变化。

手机访问 西安本地宝首页

  • 西安港澳通行证异地签注办理指南

    西安港澳通行证外地人可以办理签注业务,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办理条件、材料、对象及流程等。

  • 西安港澳通行证异地办理指南

    欢迎阅读西安本地宝小编为您带来的西安港澳通行证异地办理指南,包括办理材料,办理流程和办理地点等详情。

  • 西安异地办理身份证指南

    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居民身份证,包括跨省、省内跨市(县、区)和市内跨区(县)、跨派出所的异地办理,还包括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等,详见正文。

  • 西安身份证换证必须回原籍吗

    不用,可以在居住地办理身份证换证,包括跨省、省内跨市(县、区)和市内跨区(县)、跨派出所的异地办理,详见正文。

  • 西安身份证丢失可以异地补办吗

    可以。补办要求申请人携带户口本、护照、居住证、租赁合同等材料,前往居住地或工作地户籍室办理,详见正文。

  • 西安身份证到期可以异地办理吗

    可以,陕西实行身份证异地通办原则,补领+换领+临时身份证全市派出所均可办理。特殊情况需回户籍地办理

  • 西安办理异地临时身份证流程(条件+地点)

    陕西实行身份证异地通办原则,西安派出所可以受理异地身份证申领、补办、临时身份证等业务。

  • 异地公积金转入西安缴存公积金办理办法

    职工在西安中心开立住房公积金账户满半年且状态正常,个人账户有6次汇缴记录且欠缴月度不超过3个月,可申请将原工作地(其他城市公积金中心、陕西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缴存的住房公积金转移到西安住房公积

  • 如何了解自己是否享受异地医保门诊慢特病待遇?

    您需要先按照参保地规定申请医保门诊慢特病待遇认定。然后,可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在“异地备案”服务专区-“异地就医更多查询”-“门慢特资格”,可查询自己享有的门诊慢特病待遇。详见正文。

  • 西安医保门诊就医报销政策

    参加2024年居民医保,可以享受哪些待遇呢,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门诊报销相关政策 ,详见正文。

  • 接父母来西安就医,能使用自己在西安参保的个人账户吗?

    当接父母来西安看病就医可以使用自己在西安参保的个人账户吗?答案是可以的,快随宝一起看看怎么操作?

  • 西安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指南(门诊+住院+异地+慢性病)

    根据不同类别有不同的报销流程手续,包括门诊报销,住院报销,异地就医报销,慢性病报销等,详情见正文。